环球经济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不止于港股上市:拆解均胜电子的“全球朋友圈”与进阶密码

  时间:2025-11-07 17:10:03     来源: 盖世汽车    阅读量:3153    

11月6日,均胜电子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完成“A+H”双平台资本架构的搭建。

此举不仅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均胜电子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为其全球化与智能化战略注入新动能。

港股上市深化全球战略,国际化优势凸显

H股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均胜电子全球化战略进入深化阶段。公司以“Local for Local”为核心策略,在助力本土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同时,将中国市场验证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反向输出至海外,形成双向赋能。

伴随全球业务拓展,均胜电子持续推进技术的本土化适配,深化与Momenta、高通、地平线等伙伴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舱驾融合、行泊一体等先进技术在更多区域市场的落地。此类围绕核心技术的开放式创新,为公司持续获取全球大规模订单奠定基础。

国际化运营网络是业务拓展的重要支撑。截至2025年4月,公司已在全球设立超过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广泛覆盖亚、欧、北美等核心市场,实现与客户的本地协同和供应链整合。

全球布局带来显著财务回报。2024年,均胜电子海外销售额占比达74.7%。毛利率持续改善,2025年上半年同比提升约3个百分点至约17.8%,凸显全球化成效。

客户方面,均胜电子已覆盖全球超100个汽车品牌,囊括国内外前十大整车厂,并连续四年位列中国跨国公司百强及跨国指数榜首。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均胜电子收入位居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第41位,也是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第二大供应商。

在深化全球布局中,公司不断优化产能结构,淘汰低效工厂,提升区域产能集中度。花旗分析指出,其分散化的海外布局有效降低了单一关税政策风险,增强了经营韧性。

此外,均胜电子的全球化能力正向机器人业务延伸,目前已向一家头部机器人企业批量交付关键部件,并与另一家海外机器人公司就物流及配送机器人展开合作,展现出跨领域拓展潜力。

智能化订单爆发,机器人业务构筑新增长极

在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均胜电子逐步确立了“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轮驱动模式,业务覆盖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网联系统、动力及车身域控制等关键领域,并推出舱驾融合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等集成化解决方案。

2025年成为均胜电子智能化业务的爆发之年。财务数据直观反映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11.13%;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8.2%,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体现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据国海证券预测,2025至2027年,均胜电子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15.58亿元、18.31亿元和21.27亿元,同比增速预计为62%、18%和16%。

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汽车智能化业务。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新获订单总额约31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占比超66%。

均胜电子不仅取得首个区域控制器量产订单,配套某自主品牌超百万台车型,还获得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的智能化全球项目,为其提供集成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与智能座舱功能的中央计算单元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额约150亿元。10月,公司再获50亿元订单,涉及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与车载多联屏,显示出客户对其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

亮眼的市场表现离不开持续的技术投入。面对行业变革,均胜电子不断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与新能源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在上海车展发布的JaySpace+沉浸式座舱,以及与东风、黑芝麻智能合作的舱驾融合方案已进入量产阶段,体现出较强的技术落地能力。

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是均胜电子加速创新的关键支撑。公司已与Momenta、高通、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华为等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推进舱驾融合、行泊一体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例如,与Momenta合作获得某自主品牌超10亿元智能辅助驾驶域控订单,即为生态协同的成功例证。

在核心芯片领域,公司坚持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与多家国产芯片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已完成基于该平台的高阶域控制器上车测试,逐步增强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

作为业绩“压舱石”的汽车安全业务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9.77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5.93%。均胜电子创新地将汽车安全产品与电子技术深度融合,推出零重力座椅全套安全解决方案、全新“J”系列平台型气体发生器、新一代光学增强安全带等产品,持续提升智能安全技术水平。

机器人业务作为均胜电子的第二增长曲线发展迅速。公司依托在汽车电子与高端制造方面的积累,布局机器人全域控制器、AI头部总成、能源管理系统、传感器套件及轻量化机甲等核心部件。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已与海外头部企业及国内的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RIVR等达成合作,部分产品实现批量交付。上半年与智元机器人达成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深度协同。

双资本平台打开成长空间,智电布局迎价值重估

均胜电子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正式构建“A+H”双资本平台,这一战略举措为其全球发展注入了新的资本动力,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的综合竞争力。

在全球贸易格局演变与供应链本地化需求凸显的背景下,H股上市将有力推动均胜电子深化“Local for Local”本土化战略。依托香港国际资本平台,公司可更灵活配置全球资金,支持海外研发体系升级与生产基地优化,包括提升菲律宾等海外基地的产能效率,加快建设全球协同的云供应链系统。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智能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技术迭代加速,格局未定。均胜电子在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及舱驾融合等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本次H股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新一代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商业化,助力公司在关键窗口期加速技术落地,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随着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均胜电子前瞻性地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积极布局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H股上市为公司提供了更充足的资本支持,使其能够系统性地迁移在汽车电子、域控制器、能源管理等领域的积累,快速拓展机器人赛道,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支撑上述布局的是公司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均胜电子年均研发投入超30亿元,2018年以来累计已超240亿元。港股上市构建了更加多元的资本补充渠道,使公司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能够持续加码前沿技术,护航长期竞争力。

此外,登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有助于均胜电子进一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话语权。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国际化的代表,其海外收入占比超70%。H股平台不仅是融资窗口,更是与全球伙伴深化产业协同与资本合作的重要桥梁。

随着公司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深耕及机器人新赛道布局的价值获得市场认可,叠加H股上市带来的流动性改善与关注度提升,公司估值体系具备较大潜力。市场分析指出,凭借独特的技术迁移能力,均胜电子正成为机器人领域重要的零部件总成供应商,其战略价值有望迎来市场重估。

结语

均胜电子登陆港股,标志着全球化与资本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在“产业+资本”双轮驱动下,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汽车安全与电子业务的全球竞争力,并加快培育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A+H平台的协同效应,将为其在智能汽车与机器人领域的持续领先提供坚实支撑,创造长期价值。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