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船舶超高压除锈水回收处理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时间:2025-07-10 18:12:00     来源: 网络    阅读量:6399    会员投稿

一、行业政策环境

(一)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目标、重点建设任务,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五部门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聚焦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工程,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7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24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2024年8月24日,生态环境部就《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意见表示,要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和第三方机构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设施。

2024年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编制了《“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旨在有效缓解我国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系统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设施运行维护水平。《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目标、重点建设任务、设施运行维护要求以及保障措施,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

2024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规划要求,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坚持集中与分布相结合,合理布局建设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结合组团式城市发展,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

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产业市场化服务需求将逐步突出,行业将呈现资源整合与跨区域发展的趋势,全行业将由区域性竞争逐步过渡到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竞争,技术与服务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将会成为行业领导者。未来,有良好信誉且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加快其扩张的步伐,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新建污水处理厂及对老旧处理厂进行扩容改造等项目,全国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三)市场准入与监管强化

政策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合理确定排放标准,避免过高或过低。全面推进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强雨污分流改造。工业废水领域推动循环利用,要求化工、印染等行业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第三方治理模式被鼓励,同时严禁地方国企控股特许经营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

(四)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

国际经验借鉴包括欧盟将污水处理纳入循环经济体系,强制磷回收;美国《清洁水法》强化新兴污染物管控;日本加强雨水治理。国际合作项目通过技术交流会议、考察团及合作基金,促进先进技术传播,例如共同建设跨境河流处理设施,推动全球污水处理事业发展。

二、行业产业链

污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法、生物法等手段,去除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使污水的水体能够达到排放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污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的处理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二是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等处理;三是污水再回收利用,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属于污水的深度处理。

污水处理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材料的供应,包括污水排放管网、污水处理药剂、水质监测设备以及污泥处理设备的生产制造;中游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管理,目前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方式主要有BOT、TOT、DBO以及委托经营等;下游主要是中水回用、污泥处理等污水处理末端市场。

在上游领域,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材料供应代表企业有海普欧环保、杰豪环保、清水源、泰和科技、赛默飞、先和环保、正达环保等;在中游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代表企业有北控水务、首创环保、重庆水务、碧水源、国中水务、博天环境、瀚蓝环境、金达莱、大禹节水等;在下游市场,代表企业有启迪桑德、国联环科、中科博联、光大水务、兴蓉环境、孚日股份、中拓环境等。

三、产品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工农业活动增多,导致污水排放量大幅上升,从而刺激了污水处理需求,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随之扩大。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涨,2021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1369.6亿元。2022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为1437.4亿元,同比增长4.95%;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约为1500.1亿元。2024年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约为1,56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4.2%。随着“十四五”规划目标落实,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稳步加快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发展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污水处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污水处理行业分为市政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其中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占比约65%,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占比约35%。

工业污水处理是一个高度系统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可细分为污水处理设备、技术与工艺、水处理化学品、自动化控制与仪表、工程设计与建设、运营维护与管理服务、咨询与检测、配套设备与材料、资源回收与回用等。其中设备(约20%)、工程建设(约35%)合计占整个市场的 55%,是当前市场价值最集中的部分,尤其在新项目阶段。运营服务占比持续提升,随着中国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存量规模扩大、环保监管趋严(要求稳定达标、专业运营)、以及业主希望专注于核心业务,第三方专业运营(15%)和配套技术服务市场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提高。在成熟市场(如欧美),运营服务占比往往更高。药剂是稳定现金流来源,虽然绝对占比8%不算最高,但作为持续消耗品,其市场容量稳定且可预测,是产业链中重要的现金流业务。自动化控制与仪表10%占比虽暂时不高,但其对于保障处理效果、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随着工业4.0和智慧水务理念渗透,该领域投资增速快,占比将持续上升。资源回收与回用(占比2%)当前基数小,但在“双碳”目标、水资源压力和政策鼓励下,技术不断突破,经济性逐渐显现,是未来行业最具爆发力的增长点,长期潜力巨大。咨询检测(占比3%)和配套设备材料(占比9%)是行业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场稳定。

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可细分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设备、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高色度废水处理设备、高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含油废水处理设备、高盐废水处理设备、新兴特殊废水处理设备等等。其中传统主力设备仍占主导,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25%)+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设备(20%)+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12%)合计占比约57%,主要源于食品/化工/电镀等行业的存量设施基数大;工艺成熟度高,设备更新需求稳定(如MBR膜更换周期5-7年)。高色度废水处理设备、高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含油废水处理设备、高盐废水处理设备、新兴特殊废水处理设备等领域合计占比约43%。

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可细分为电子电镀(占比40%)、冶金矿山(25%)、船舶及海洋工程(12%)、锂电池制造/回收(12%)、机械加工(5%)、化工催化剂(4%)及其他领域(2%)。其中电子电镀与锂电回收构成双核心赛道,合计占比超52%,主要受5G芯片、新能源车爆发及政策回收率要求驱动;船舶领域作为高附加值利基市场,因国际环保公约强制除锈水零排放,推动移动式抗腐蚀设备需求;冶金矿山领域正经历HDS技术升级,而传统机械加工设备面临无酸工艺替代风险。未来增长极聚焦锂电回收设备(年增>20%)和痕量重金属去除(如电子除铊设备),船舶细分市场增速同步领跑。

图表 1 国内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

image.png

图表 2 国内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市场规模

image.png

图表 3 国内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规模

image.png

图表 4 国内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市场规模

image.png

图表 5 国内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市场规模

image.png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