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报道(glodnews.com)讯:

这个庞大的集团,4S商店之王,正面临着其重要子公司即将解散的困境。
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仲裁通知显示,作为庞大集团股东、在其经销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斯巴鲁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巴鲁中国”)实际控制人,于2020年2月5日向香港仲裁法院提出了解散和清算斯巴鲁中国的仲裁请求。
调查信息显示,斯巴鲁中国的实际控制人为一家名为“斯巴鲁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持股60%;庞大集团持有斯巴鲁中国40%的股权。
“这意味着斯巴鲁有限公司要把庞大集团踢出去,结束与它的合作关系。”一位接近庞大集团的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此前,庞大集团曾多次在财报中表达斯巴鲁中国对公司的重要性。
庞大表示,斯巴鲁中国是斯巴鲁品牌汽车在中国的唯一总代理,斯巴鲁品牌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贡献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上述关联交易将有助于公司获得充足可靠的货源,促进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长期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上述人士称,近年来公司经营动荡,斯巴鲁中国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成为庞大集团的“半壁江山”。
斯巴鲁中国一旦解散,对于庞大集团来说,可能不仅影响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在财务层面,更是雪上加霜。
日企要求解散并清算斯巴鲁中国
这份仲裁通知显示,斯巴鲁中国于2006年3月10日在中国成立,2013年4月10日前为斯巴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3年4月10日,斯巴鲁有限公司与捷安特集团签订合资合同,约定斯巴鲁有限公司与捷安特集团共同出资斯巴鲁中国。
出资完成后,斯巴鲁有限公司占有斯巴鲁中国60%的股权,庞大集团占有斯巴鲁中国40%的股权。斯巴鲁中国的法律地位也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根据合资合同的规定,当任何一方发生财产保全、查封或冻结、停止支付、无力支付、与其他公司合并或其他重大组织结构调整,或其股份或半数以上股权被其他公司收购或实质控制时,任何一方均可要求另一方解散并清算合资公司。
根据这一规定,斯巴鲁向香港仲裁法院提出仲裁请求,对斯巴鲁中国进行解散清算。
因为庞大集团管理人在2019年12月20日发布的《关于实施重组方案中投资者权益调整方案的说明》中将上述三家重组投资者及深圳前海深商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命名为“意向控股股东”。这证明被申请人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符合《合资合同》关于合资公司解散和清算的规定。
据此,斯巴鲁有限公司主张解散斯巴鲁中国,并配合斯巴鲁中国的清算;
巨人集团持有的斯巴鲁中国股权根据本合同第五十七条第六款转让给斯巴鲁有限公司,巨人集团需配合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此外,仲裁通知显示,庞大集团在斯巴鲁中国的全部股权已被冻结。
2018年以来,庞大集团在中国多家法院被起诉,相关申请人成功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冻结庞大集团的银行存款或其他等值资产。
例如,2018年7月18日,中远海运租赁有限公司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冻结庞大集团资金7845.97万元;2018年8月8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有限公司向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冻结庞大集团资金5500万元;2018年10月19日,天津瑞之信典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向安徽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申请冻结庞大集团440万元。
仲裁通知内容显示,上述诉讼的保全措施实施时,庞大集团在斯巴鲁中国的全部股权被冻结。
仲裁已经持续了两年。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将有结果。
业绩远不如承诺,4S商铺之王何去何从?
自2019年12月重组成功以来,曾经的4S门店之王庞大集团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7月15日,庞大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3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5266.49万-56266.49万元,同比减少94.85%-96.57%;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6980.16万-7980.16万元,同比减少60.42%-69.08%。
庞大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减的原因,一方面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销售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导致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另一方面,处置子公司股权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斯巴鲁中国有意退出可能与今年庞大的汽车经销业务运营不佳有关。
具体来看,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庞大且严重依赖的斯巴鲁汽车正在遭遇人员加速流失、资金短缺等问题。
据斯巴鲁系统4S店销售人员介绍,公司目前要求车辆从厂家到店后3天内交付。
一般来说,一般经销商从厂家拿到车后,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交付车辆。斯巴鲁这种车庞大的一级经销商,首先需要从厂家拿车。拿到车后,它需要去店里备货,然后卖出去。这一整套“购、销、储”都需要资金支持。“买、卖、存”的周期越短,储存存货的时间越短,资金占用就越少,周转效率就越高,资金回笼就越快。
“为了在整个购销存过程中节省资金和成本,庞大集团制定了‘车辆从厂家到店后3天内必须交付’的规定。说明公司目前确实资金链紧张。”一位接近斯巴鲁中国的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透露,很多员工受不了这种严格的销售支付制度,最终选择离职。此外,还有因公司组织架构调整而不得不被动离职的员工。
《第一财经日报》总经理赵出具的一份盖有庞大集团公章的《关于斯巴鲁品牌事业部部分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显示,“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经研究,公司决定对斯巴鲁品牌事业部部分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过去的人都散了,等于变相要求离开。”上述庞大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公司经营的品牌中,日本品牌占据重要地位,可能会对公司整体销量产生一定影响。”庞大2021年半年报称。
一旦斯巴鲁中国正式脱离庞大体系,庞大集团做出的业绩承诺应该如何实现?这位前4S商店之王将何去何从?我们将持续关注。